&esp;&esp;过往无数年,秦君在这上面吃了数不尽的苦头,自然不会忘记。
&esp;&esp;他小心的抬头,看了眼正冷冷盯着他的父皇,倒是难得真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
&esp;&esp;将早就准备好藏在宽大袍袖中的藤条拿出来,秦君双手捧着高高举起,沉声说道:
&esp;&esp;“父皇,是儿臣为父失职,养而不教,过于疏忽了轩儿,才会导致此事发生,轩儿有错,罪在儿臣,请父皇责罚!”
&esp;&esp;国法是国法,家法是家法,王府的皇孙丢了,弄得朝野非议,有损皇室威严,自有国法惩处,宸王自是逃不掉。
&esp;&esp;而皇上的孙子丢了,那是家事,纵然受了国法惩处,家法也不会饶了他,秦君现在便是再请家法。
&esp;&esp;秦君的态度诚恳,自认反思的极为深刻,可秦煜不但没有满意,反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,冷声训斥道:
&esp;&esp;“你那是失职吗,历朝历代不受宠的皇子皇孙多了,为父不慈的皇帝王爷,那更是海了去了,你见有哪个皇子龙孙能够逃出皇宫,逃出王府去得?”
&esp;&esp;第24章
&esp;&esp;秦君一时哑然,动了动唇,却根本说不出什么辩解的话来,只能羞愧的低着头,听自家父皇训斥。
&esp;&esp;而秦煜也是越说越生气,他叉着腰,右手指着自己儿子鼻子骂道:
&esp;&esp;“为人君者,最重要的是什么,最重要的便是识人用人,你连自己的儿子,一个五岁大点的小娃娃都没看透,让其作出这般事来……”
&esp;&esp;“把自己弄得陷入被动境地,被人弹劾针对,被人私下议论,被臣子笑话,你可还有半分皇子的威严,你让朝野上下如何对你信服!”
&esp;&esp;自小教养长大的嫡子,秦煜对其自是寄予厚望,纵然这些年多有苛责,也是因为期盼太深。
&esp;&esp;这会儿子却闹出这么个大笑话出来,纵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,但本就不该发生的事情,如何能让秦煜不气。
&esp;&esp;或许是气得狠了,纵然瞧见了儿子手中捧着的藤条,秦煜也生不起责罚的心思,他有些疲惫的坐在椅子上,尽量耐心的教导道:
&esp;&esp;“轩儿他是年纪不大,可只从他见到朕的表现,朕便知道,这孩子是个胆大聪慧的!”
&esp;&esp;“这样的孩子,却在你府里受尽冷落,无人在意,你以为他对你这个父王,便当真没有任何怨气?”
&esp;&esp;“父子生隙,这是乱家之源,若以后他长大当真闹出什么事来,你以为你不管他放弃他,就不会被牵连了?”
&esp;&esp;这话一出,一直垂头听训的秦君,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自家父皇一眼,目光复杂。
&esp;&esp;原来父皇也知道,父子生隙,是乱家之源,那为何这些年对他越发苛责,动辄得咎,对宁王和礼王却反而加倍宠爱。
&esp;&esp;甚至对他们暗害自己的种种手段都视而不见,在朝廷上更是有意偏袒。
&esp;&esp;若非如此,他又怎会生了心结,只疼爱子恒一人,对其他孩子视而不见。
&esp;&esp;只是秦煜为君为父,积威已久,这些话秦君也只敢在心里想想,丝毫不敢说出来。
&esp;&esp;而秦煜也没有察觉到儿子的心思,他语重心长的说道:
&esp;&esp;“朕知道你重视嫡子,这是好事,嫡庶有别,子恒是个好孩子,朕也喜欢,可你再重视嫡子,那也不能忽视了庶子!”
&esp;&esp;“若你儿子多,那朕也不说什么,纵然弄废几个,也轮不到朕这个爷爷去管,可你已过而立,膝下就这么三个儿子……”
&esp;&esp;“朕且问你,若是轩儿这次当真找不回来了,你怎么办,先不说你对这个儿子有没有感情,会不会后悔,只说若是轩儿没了,你可就只有两个儿子了……”
&esp;&esp;“若是另一个庶子在因你的不负责任,你的为父失职没了,那就只剩下一个了,幼儿易夭折,你能确保子恒便能安全长大吗?”
&esp;&esp;“便是你能确定,朕能把皇位交给一个膝下子嗣不丰的人嘛,到时候你还夺什么嫡,直接洗干净脖子,在家等死得了!”
&esp;&esp;秦煜真正生气的,便在于此,就这么几个儿子还敢作,那是为父失职吗,那是为人失智。
&esp;&esp;秦煜之前便知道,这个儿子不喜庶子,是以每年宫宴,都只带着子恒进宫,其他两个孩子提都不提。
&esp;&esp;可他从未想过,对方竟然能把儿子忽视到这个程度,一个五岁的娃娃,能轻易的离开守卫森严的王府,但凡在身边放下两个暗卫,那都做不到。
&esp;&esp;“父皇,儿臣……”
&esp;&esp;秦煜这话说得实在是太重了,秦君忍不住想要解释,可话到嘴边,他却又发现,自己居然说不出任何可以为自己辩解的话来。
&esp;&esp;虽然父皇所说的一切,都是按照最糟糕的设想而来,纵然轩儿丢了,另外一个孩子也未必会出事。
&esp;&esp;而且,他也才刚过而立,又不是不能生了,总不至于落到那般境地。
&esp;&esp;但仔细想想,以现实的情况看,这一切便真的就不会发生吗,幼子易夭折,当初皇宫内养到十三四岁没了的皇子还少吗。
&esp;&esp;皇子尚且如此,更何况只不过是一个王府的公子,父皇生的多,便是夭折也能夭折的起,可自己呢,自己就这么三个儿子。
&esp;&esp;若是当真出了事,就像是父皇所说的那样,那还有夺嫡的希望吗,谁会把江山交给一个子嗣单薄的王爷。
&esp;&esp;秦君只是一想,便觉得浑身的冷汗都出来了,身为先皇后所出的嫡子,更是被封为宸王。
&esp;&esp;他若是不能成功夺嫡,那等待他的又会是何等下场,不言而喻。